《逆转裁判》作为日本卡普空公司的知名作品,以其爽快的法庭战斗作为卖点吸引力不少无知少年入坑,甚至有人因为这一系列的作品走上了从事法律事业的道路。
但是!!!!
这部作品虽然是以法庭作为背景,但是真的涉及到法律的部分却表现出了制作人的法盲本性。
“我历史不大好,但是没事,做《逆转裁判》的时候我不是也不懂法律嘛。”
当然《逆转裁判》并没有因为因此而失色,作品巧妙的通过改变架空世界的法律设定和限定游戏中出现的案件种类——仅限命案——规避掉了自己不擅长的部分。而且因为“序审法庭”的存在使得游戏的节奏更加紧凑,而仅限命案的设定也使得游戏能够获得最大的剧情张力,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
不过这不妨碍我们以戏谑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一下游戏中的法律部分,也是免得大家将来真的遇上法律问题的时候一不小心再犯个“违反法庭秩序罪”啥的。
1.庭审制度
在大家玩游戏的第一部也就是《逆转裁判1》的时候难免会有疑问,为啥这个游戏的审判进程推的这么快?最多三天就结束了。
虽然这种说法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且不说如此短的时间对案件调查带来的不利影响,刑事案件的发生数量显然不是平均分布的,如果赶上哪天真的受到什么影响,命案数量突然出现了一个小高峰,那又如何解决呢?没法在三天内解决的案件就放掉?或者继续削减审理时间,增加犯错概率?
当然,在《逆转》的世界里如果遇到了冤假错案也是可以上诉的,在《逆转裁判4》中法官就指出了这种可能性。
另外在游戏中“序审法庭”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玩家其实仅参与了裁定的部分。如果辩护成功则被告人当庭释放,有罪的话就直接gameover了。而我们费尽心思抓到的真凶则是会由检察官另行提起诉讼。但是实际上律师在刑事案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案件的性质和量刑进行扯皮,比如故意杀人和过失致死显然量刑不能相同,而在犯罪事实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有没有加重情节或者减轻情节进行辩护,这些情节虽然在游戏中没有出现,但是在不少律政剧里都有出现。
2.咆哮公堂
游戏里另外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就是各具特色的人物了,比如检察官就有拿着皮鞭抽打辩护律师和法官的,随便用咖啡泼人的,闲着没事搁那弹空气吉他的,养着鹰还动不动拔刀砍人的,还有会念紧箍咒的,好像这年头没点攻击技能就当不了检察官一样了。也有各式各样的律师和助手,比如灵媒师,头上有角的,或者会一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证人就更不用说。光凭裁判长的小锤子根本就管不住这些大神。
另外裁判长的这个小锤子在日本法庭其实是不存在的,这其实是英美法系的法庭中比较常见的道具叫做法槌。我国从02年也引入了法槌。
不过在游戏中这样虽然有趣,但是有一说一,在现实中这些人的行为可是万万不能模仿。
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个经典的罪名——咆哮公堂。相信大家也都在电视剧中见过这个罪名。凡是在法庭上不服从法官指挥,顶撞法官,大喊大叫的便是咆哮公堂。咆哮公堂者,往往要被打上四十大板。
而这种罪名也并非是封建遗毒,实际上在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罪名——藐视法庭罪。而且藐视法庭罪的适用范围还不止是咆哮公堂,除了咆哮公堂以外还包括不按时出庭,中途退庭,不经法官允许发言,不执行法官裁决等不遵守诉讼法的规定的行为。渺视法庭,一般处以罚款。开庭时法官迟到,也要先交罚款。
而在我国,现代法律没有沿用“咆哮公堂”的罪名,也没有引进“藐视法庭”的罪名,而称为“违反法庭秩序”.对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又分为一般扰乱法庭秩序行为和扰乱法庭秩序罪。前者仅需罚款,而后者则是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
3.证物与证人
在《逆转裁判》中玩家不仅作为律师为被告进行辩护,同时也要负责一部分的搜查工作,寻找证人并且取得证物,并且在法庭上以此为武器进行战斗。
在游戏中经常有这样的桥段,主角找到了某件证物,并没有立刻上交,而是在推理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作为杀手锏拿出,对面的检察官大惊失色,束手称降。
这又是一件在游戏中颇为有趣,但是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事情。虽然没听说过哪国法律禁止辩方律师提交证据,但是当庭拿出来的证据就这么被采信,而没有确认其合法性和合规性,仔细想想也挺惊悚的。
在现实中,进行辩护之前会先进行证据交换或者证据开示的环节,而在现实中的日本,在有陪审团参与的审判中会举行审判前准备会议,并且在会议上处理有关证据效力的问题。
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各方整理观点,也可以提高案件审理的效率。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像是游戏中的这种“突然袭击”,这种做法往往被认为是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而不符合程序正义的。
当然这么做最重要的还是要确认证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对于非法证据,世界各国往往都采取将之排除的做法。像是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就是因为排除了重要证据而取得了无罪判决。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周立波案也是一个例子,律师称周立波听不懂英文,所以警察实际上没有得到搜车的许可,所以搜车得到的证据需要被排除,于是周立波最终获得了无罪开释。
这么一看似乎这种程序的存在让一些人逃脱了犯罪的惩罚,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好的影响。但是实际上不论是证据交换还是排除非法证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程序正义的追求。相较于造成罪犯脱逃的风险,利用非法证据而损害法律尊严所造成的伤害显然更大。在游戏或者动漫中编剧们往往喜欢给观众以上帝视角,看完了让人觉得突破法律来获得结果正义似乎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在现实中作为普通人,在司法中展现程序正义才是对大多数个体有利的均衡状态。
4.一事不再审
这个制度是在《逆转裁判3》中《被盗的逆转》这一章里提到的,即任何人已依一国的法律及刑事程序被最后定罪或者宣告无罪者,不得就同一罪名再予审判或惩罚。这一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民事诉讼,后来也运用于刑事审判,到现在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纳。
这一制度一方面保证了在诉讼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不会被无止境的骚扰,另一方面还保证了国家的司法资源不会被无谓的浪费。同时对于维持法律尊严也有重要意义。
5.陪审团
现代陪审团制度发源于英国,在系列游戏的前传《大逆转裁判》中玩家就有不少和他们打交道的机会。
现实中的日本也于09年选择了恢复陪审团制度,有趣的是,早在07年发售的《逆转裁判4》当中陪审团就已经在游戏的终章出场了,可谓站在了法律改革的前沿。
在现实中的日本,当案件的被害者死亡或者案件可能产生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判决的时候就会召集陪审团。陪审团由6名陪审员组成,同时这种案件还需要3名法官的参与。
在日本,陪审员的产生首先要由地方法院在每年的11月之前做出下一年的陪审员的候选名单,而在案件发生时法院会从中抽取一部分人询问意向,最后在可以前来的人当中选取6人组成陪审团。陪审团不仅能决定被告是否有罪,也决定了最后的量刑范围。
虽然陪审团制度的引入本身就是为了使陪审员的一般经验反映在司法实践当中,但是由于陪审员缺乏法律方面的知识,本身又往往不乏朴素的义愤,导致在日本由陪审团参加的审判,最终得出的量刑往往比没有陪审团的案子更重。所以也有人认为不该推行这样的制度。
但是在制度上为了防止由于量刑过重而产生误杀的情况,虽然陪审团一般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机制,但是当需要判决死刑时则需要六名陪审员全部同意,且至少两名以上的法官同意才能下达判决。
在现代陪审团制度真正发扬光大的地方——美国,陪审团制度和日本还有所不同。
首先在美国有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负责决定起诉与否,而小陪审团负责进行裁定,最后由法官进行量刑。由于大陪审团不负责裁定,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用排除非法的证据。
小陪审团由于其重要作用,加之美国内部复杂的种族问题,所以会有一道由检方和辩方交叉决定陪审团的程序,对于双方来说其实这个时候就已经较上劲了。
而在面临一些社会影响巨大、讨论度极高的案件时,陪审团还会被隔离起来以防受到外界舆论的干扰。(《大逆转裁判》中就就不乏因为一票否决而继续进行审理的剧情)
因为英美的陪审团和日本不同,需要全员同意才能下达裁定,面对一些复杂的案件时,陪审员可能会被整周甚至整月的隔离。
在中国因为法律体系的不同,刑事案件并不设陪审团,而民事案件存在“人民陪审员”,理论上拥有和法官相同的权利。
絮絮叨叨这么多,当然不是为了证明《逆转裁判》不是个好作品。作为一个游戏,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欢乐带来感动已经是完美履行它最重要的职责了,更别说他还点燃了一部分人新中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贴吧真有老哥被这个游戏忽悠着去考了律师证),那更是善莫大焉。
我的意思是,《逆转裁判123HD合集》TMD要上Steam啦,还有官方简繁中文和中文语音,你们还不赶快买爆?!
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4858122?zw